网站首页>>时政要闻>>文章内容
发布时间:2025/7/10 来源:亚太经济新闻网 作者:何军
当江南的杏花烟雨遇见天山的壮阔草原,当“红喇叭”的理响之声交融“理润八卦城”的和谐之音,一场跨越万里的“云端”宣讲在南京江宁与新疆特克斯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7月9日下午,两地共同举办“奋进现代化 奋力挑大梁•新思想听我讲”首场理论宣讲走亲活动,以理论共讲推动精神共富,为对口支援合作注入新活力。
“山海情深,江宁与特克斯的友谊早已超越地理界限。”活动开场,两地主持人的真挚话语,道出了这场“云端”宣讲的深远意义。自2010年江宁对口支援特克斯以来,两地从产业合作到民生帮扶,从文化交流到人才互动,结下了深厚情谊。
此次宣讲活动,既是两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合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边疆与沿海同频共振的创新探索。特克斯县“理润八卦城”宣讲团与江宁区“红喇叭”理论宣讲团,以“走亲”的形式“双向奔赴”,在思想碰撞中激扬民族团结奋进的“协奏曲”。
特克斯声音:民族团结的温暖故事
在特克斯会场,情景对话《破茧成声:一个牧区女孩的语言长征》通过牧区女孩的真实故事,讲述了语言如何改变命运;微宣讲《沈建佳,一生真情诠释中华民族无私大爱》则深情讲述了“爱心爸爸”沈建佳帮扶176个贫困学子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民族团结最动人的模样。
江宁风采:创新与发展的时代强音
在江宁会场,《播撒创新火种 点燃江宁引擎》通过芯片研发、智能制造等案例,生动展示了经济强区的创新脉搏;《中国式现代化看江宁》则以年轻人喜爱的“开放麦”形式,将理论转化为“产业发展”“人才招引”“乡村振兴”等鲜活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活动中,《一诺千金的努•新卡》《希望的湿地 三代人的绿色长歌》《新时代的一粒“种子”》等宣讲节目轮番上演。两地宣讲风格迥异却殊途同归:特克斯的“马背宣讲队”用牧民听得懂的“苞谷馕”语言讲好援疆故事,江宁的“红喇叭”则用“Z世代”话术传递党的声音。
宣讲员米克热拜·帕尔哈提感言:“江宁区的宣讲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比如他们用微视频、情景剧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同时,我们也把特克斯的发展故事、民族团结的鲜活案例带到了江宁,让两地群众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这种‘走亲’形式,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经验共享: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经验交流环节,特克斯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分享:以“理润八卦城”为核心品牌,通过“骨干讲理论、银发传经验、草根话变迁”三维宣讲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生活,让理论宣讲在基层落地生根。
江宁区“红喇叭”宣讲团“百姓名嘴”俞有利说,“基层理论宣讲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更要有激情和正能量。我们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擦亮理论宣讲品牌。”
同心共进: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特克斯县文联主席娜迪拉·涛澜说:“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西部边疆,我们都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听到两地携手发展的故事,更加坚定了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
从江南水乡到天山草原,这场跨越山海的“理论对话”不仅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更让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未来,江宁与特克斯将继续携手,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两地协作从物质层面迈向精神共富,以新思想为笔,以民族团结为墨,共绘发展奋进“同心圆”,在对口支援合作的壮美画卷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